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水城旅游 >印象水城

寻脉聊城: 武训祠内,朗朗书声唱义举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17-04-01 10:00:06  点击:


武训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清末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人。他一生艰辛贫寒,却致力于兴办义学。此举完全是从其自身因“不识字”致贫所感悟,此后,他倾尽一生时光,乞讨兴办义学,让其他更多上不起学的孩子免费上学,最终他执著的办学精神得到了当时政府的支持,连续兴办三所义学。直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他在自己兴办的义学御史巷义塾外,听着义塾学童朗朗的读书声而笑终,终年58岁。

武训祠位于冠县柳林镇东街武训希望小学内,整个武训祠景点包括5个主要组成部分。走进武训希望小学,一眼就可以看到正面的武训纪念堂以及堂前伫立的武训先生的半身雕像。通往纪念堂的道路两旁立着两排整齐的石碑,这个景点就是“百米碑廊”。碑廊共有石碑26座,石碑上是张学良、冯玉祥、季羡林等近现代和当代一些名人赞扬武训行乞办义学的精神而作的题词。碑廊两侧分别是“高歌台”(又称“嘤鸣台”)和“武训魂”亭。“高歌台”是一座梅花型全石结构建筑,主体是武训身背褡裢、手持铜勺的塑像,整个台体共分二层,上层是大力弘扬武训精神的郭沫若、陶行知、冯玉祥、何思源等四位先生的竖碑,下层是赵丹、李士钊、孙之俊、孙瑜等四位先生的卧碑。“武训魂”是一个八角形全石结构的纪念亭,中间由莲花托起八通碑。该碑的八角,由八块青石组成,上面记有66首武训乞讨兴学过程中随口吟唱的诗歌。亭前石碑上的“武训魂”三字由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所题。武训墓位于纪念堂的后面,武训墓由一座正方形的水泥台和一个扣在地面的半球状水泥建筑物构成,墓前有碑,碑文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徐运北题写。


遇挫折痴心办学 数十年终成正果

据史料记载,武训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上有两个哥哥,四个姐姐,排行老七,因此其原名叫武七。因为家贫,武训7岁就开始随母亲出门讨饭。14岁时,他到地主家里做童工,曾因为不识字倒贴春联遭毒打,而其平时也经常遭殴打和欺辱。在地主家做了三年工,地主欺负他不识字,用假账骗他,不仅不给他三年的工钱,还吞没了他姐姐带给他的钱,并诬他讹诈。因他大闹,地主将他痛打一顿赶出家门。

随后,武训走投无路,在村外一间破庙里蒙头大睡三天。从破庙出来后,他就开始到处乱跑,口中念叨着:“扛活被人欺,不如要饭随自己;别看我要饭,早晚修个义学院。”当时百姓传言,武训是在破庙里被神附身,得了“义学症”。后经考证,武训是在被欺后悟出了被欺的根源是“不识字”,于是他决定再次讨饭,积累钱财办义学,让更多穷人家的孩子能够上学。

冠县政协文史工作室主任梁秀申说,义学始于清朝初期。康熙至乾隆年间,仅临清就有9所义学,其中3所私立,6所官立。到了道光年间,临清的义学增加到25所。这些义学均接纳穷人的孩子上学,武训跟随母亲要饭时就已经对“义学”的情况有所了解,并且很赞同办义学的理念,他从小心里就扎下了“义学好”的根子,被地主欺负后,更坚定了他办义学的想法。武训正式提出“乞讨兴学”的口号时,已经是近二十岁的青年了,立志兴学的思想比较成熟。

他为了实现自己办学的理想,四处奔波,通过要饭、打短工、耍把戏等方式,一分一文地积累钱财。可以说是遭受了千磨万难,但他不屈不挠,苦心经营。终于到五十一岁的时候,他积攒了铜钱两千八百吊,学田二百二十亩。光绪十四年(1888年)春天,他在冠县柳林镇办起了第一所义学,当时名叫“崇贤义塾”。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馆陶县庄科村(今属临清市潘庄镇)千佛寺一个和尚的帮助下,他建立了第二所义学,当时取名“育英堂”。光绪十七年(1891年),他行乞至临清,见到当地上不起学的穷人子弟仍然比较多,于是他又联系当地比较有名望的仁人志士,募集了许多学款,他自己也出资二千余吊,创办了“临清御史巷义塾”。这三所义学分别就是现在的冠县柳林镇武训希望小学、临清市杨二庄学校、临清市武训实验小学三所学校的最早前身。



   武训兴学歌谣 尽显平民文化魅力

   武训虽没念过书,但在乞讨兴学过程中,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许多朗朗上口的歌谣。武训一生行乞兴学,终生矢志不渝,我们可以从他的兴学歌中感受到他铿锵如磐的心曲。武训先生为后世留下了三处义学,留下了教育兴国的思想,留下了舍身办学的义学精神,也留下几十首脍炙人口的兴学歌。

   在武训行乞过程中,他边走边唱:“东门走,西门串,南门北门去要饭,一心修个义学院。”碰到有狗咬他,他也唱:“花狗花狗你别咬,修个义学跑不了;大狗小狗你别看,早晚修个义学院。”有一次讨饭遭到一个老奶奶的斥骂,他仍歌唱道:“今天一日多奇怪,出门碰到恶奶奶,不怨天不怨地,怨着自己没运气。没运气真是好,早晚义学少不了。”武训只要将讨到的钱装进了破褡裢里,就别想再因为吃喝动用一分一文。有时候他连芋尾、菜根也没得吃时,就去啃树皮,这时候他还唱:“今天挨饿扎扎腰,围着柳树转三遭,转了三遭不用提,站着大嘴啃树皮,啃得树皮搁(咯)崩崩,久后还得义学兴。”有些人捉弄他,让他吃屎、喝尿,他为了得到施舍,就照着别人的话做了,并且还唱:“屎也吃,尿也喝,修个义学真不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这样评价武训的兴学歌:“武训不但是个善人,义人,而且是一个真正的平民诗人,平民歌者。这些诗是他的人生观,也是他的自传。诗在他的手里,不是个玩意儿,而是宣传兴学的武器。他为做工而唱,为宣传而唱,为兴学而唱,为生活而唱。所以在他的诗里没有清风明月,只有做工、讨饭、兴义学。”


   后世推崇 武训精神美名扬

   武训乞讨兴学的义举得到许多后世文人的推崇,从一件有趣的事情中可见一斑。

   据传,武训乞讨兴学的举动,受到了当时的山东巡抚张曜关注,并大肆进行表彰。随后,张曜将武训的情况整理成奏折上报了光绪帝,光绪帝知道后,被武训的义举所感动,而钦赐给武训一件代表清廷最高荣誉的黄马褂,并颁发“乐善好施”匾额一块张挂义塾。

   后经考证,张曜并没有奏请光绪帝赏赐武训黄马褂,而只是奏请为武训颁发匾额和建碑立坊。武训被赏赐黄马褂这一说法,是由后世文人首先在文学作品中根据自己的想象杜撰的,后逐渐被演变成了历史材料,并且以讹传讹,渐渐就传得有鼻子有眼了。其实那件黄马褂只是后世文人从意识形态上送给武训的,而并不是清廷真赐给了武训黄马褂。从后世文人“赏”给武训黄马褂,可以看出武训乞讨兴学的义举,很受后世文人推崇。

   据武训希望小学校长马树义介绍,武训乞讨兴学的事迹,已经被广为宣扬,目前,人们对武训精神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古至今,对武训的评价也有很多很多。宣统元年(1909年)五月,山东巡抚袁树勋以“义丐武训集资兴学”为由,奏请清廷为武训在国付史馆立传。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清廷学部咨文国史馆,正式将武训事迹列入清列传孝行节内。徐世昌在任职中华民国大总统时,为武训先生颁赐了“热心公益”的匾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编辑的《平民千字课》一书中记述了武训乞讨兴学的故事,陶行知也是最早对武训兴学进行推崇的爱国知识分子。

   1934年是武训先生九十七岁诞辰,沙明远、张自忠等18名武训学校的校董发起过一次规模空前的纪念活动,涉及人员几乎囊括了当时国民政府军政文教各界所有要人,场面十分宏大。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张学良、郁达夫、梁实秋、蔡元培、刘半农等都参加了那次纪念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代理主席董必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郭沫若,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孙起孟,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王光英、费孝通、何鲁丽,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胡绳、邓兆祥,著名诗人臧克家,北京图书馆馆长、著名学者任继愈,北京大学教授、学界泰斗季羡林等一大批现当代国家领导人和名人为武训题词,颂扬武训精神。


   武训精神感召 后人捐建众多义学

   记者从冠县教育系统获悉,武训执著的办学精神现在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扬。1994年,冠县后郑瞳村教师么富江学习武训举债办学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上海民生实业总公司董事长韩哲一先生的重视,该公司与上海华夏扶贫基金会联合拿出93万元“助学基金”,在后郑瞳村建起了“民生希望小学”,并对该村的老学校进行了改造,而后,又捐出10万元用于“一帮一”助学工程,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为该校题写校牌并赋诗赞扬。

   已经去世的老民办教师戴修亭,生前受武训精神的感召,尽管家境贫寒,自己又身患肝病,但多次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资助失学儿童 ,就在他的转正通知书刚刚下达之际,他却因病情恶化,永远离开了他殷切关爱的学生们。戴修亭的事迹经中央媒体的关注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戴修亭作为新时期弘扬武训精神的典型,受到当时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等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赞扬。他的事迹还被拍成了四集电视连续剧《故道》。省内外的许多革命老前辈和机关团体纷纷捐款捐物,资助戴修亭所在学校的贫困学生。山东省水利厅的下派扶贫干部在本单位讲述了武训办学精神和戴修亭事迹后,省水利厅全体干部职工无不为之感动,纷纷慷慨解囊,自愿捐款10万余元,在戴修亭所在的村子建起了“鲁水希望小学”。

   目前,继承武训精神而由私人或团体捐资兴建的希望工程学校遍布冠县境内,包括黎巴嫩女子学校、贾镇光彩小学、文曲星希望小学等,总数达24所,希望工程建设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

来源:聊城晚报             编辑:王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