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文艺天地 >菅晓慧谈艺录

王莽和他的新朝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19-01-16 16:48:45  点击:

image002.jpg

image003.jpg

在《国耳忘家 公耳忘私》那一期谈艺录中,我讲到过班固著《汉书》的事,班固在他的这部巨著中专门写有《王莽传》,对夺取了刘汉江山的王莽极尽嘲讽之能事,以至于后代的史书对王莽绝大多数持反面看法,认为他是篡汉的乱臣贼子。由于王莽建立的新朝只有短短16(公元8年到23年)年时间,就是一些历史书上也未将王莽的新朝作为一个时代,而仅仅是西汉东汉两汉之间的一段小小过渡,常一笔代过。

image004.jpg 

2018年3月12日,我在书店看到《王莽传》一书,马上买下来,这个能取西汉而代之以新的人太让我好奇了,他有班固定论的那样不堪吗?他为什么能成功取代刘邦创立的汉朝开创属于自己的帝国?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书的作者孟祥才是山东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秦汉史研究专家,一定会解开我心中对王莽的好奇。

initpintu_副本.jpg 

《王莽传》作者孟祥才

孟祥才, 1940年生, 山东临沂人。196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现为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 中国思想史、先秦秦汉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传》,《王莽传》, 《刘邦评传》(合著),《中国政治制度史•秦汉卷》,《齐鲁古代兵家评传》(任主编),《新朝旧政•新帝王莽》,由于教学和科研成绩突出,被评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让我们随孟祥才老师来到王莽的时代——

           

夕阳西下中的西汉皇朝

西汉,自公元前205年高皇帝刘邦开国,到公元8年末王莽建立新朝,一共历时213年,包括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婴,共12位皇帝。

image009.jpg 

汉宣大帝刘询我曾专门做过他的一期谈艺录,讲他故剑情深的故事,他本人非常有作为,是一位了不起的帝王,创造了与文景之治相辉映的昭宣中兴。公元前49年,42岁的刘询病逝,他的儿子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时年27岁。元帝在位16年,自然灾害不断,百姓的日子每况愈下,本人大部分时间在宫中饮酒作乐,著名的昭君出塞和亲匈奴之事即发生在元帝主政时期。当时元帝还气急败坏杀了画师毛延寿,嫌他没有按王昭君的原貌来画,以致看到的是个一般模样的女人没能据为己有。

image011.jpg 

昭君出塞图

元帝死后,他的儿子汉成帝和孙子汉哀帝即位,这两个皇帝更是无能之辈,加速了西汉走向毁灭的步伐。汉成帝刘骜是那个娶了班媫妤(班固的姑奶奶)的皇帝,班家由是成为汉朝的外戚。汉成帝宠爱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最后死在赵合德的怀里。

initpintu_副本.jpg 

赵飞燕赵合德姐妹

汉哀帝刘欣更是昏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同性恋皇帝,宠爱董贤以至于要把江山都让给这位男性爱人。

image016.jpg 

董贤与哀帝图

成帝哀帝两人在位的30年间(公元前32年——公元前2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奴婢问题日趋严重,赋役剥削日甚一日,刑罚苛暴与日俱增,百姓处境急剧恶化,统治者更加没落腐朽,汉皇朝的统治已经走到穷途末路,连本朝的知识分子阶层都把希望寄托于一次改朝换代的“受天明命”上来。种种契机、情境连在一起,为王莽和平代汉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农民起义开始在不少地方爆发,面对刘氏皇朝的昏聩和百姓对它的绝望,一部分政治家,特别是一些儒生认为“汉德已衰”,“气数已尽”,希望另有“贤德”的人来取代刘氏的帝位,连豪族地主和富商大贾,也渐渐对刘氏皇朝失去了信心。

image018.jpg 

出路在哪里?为什么不能换一个非刘姓的皇帝?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最高统治者来一次换血。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周公姬旦创立的理论依据和政治文化观念早为人接受,人们普遍认为,任何一家一姓的皇朝都不是永存的,它一旦搞得国是日非,民不聊生,一个新的皇朝就有理由代替它。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造了《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共12卷,宣传“汉家遭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的思想,在一片困苦迷惘和为未来忧心忡忡之际,王莽引人注目地出现在西汉政坛上,整个社会很快把他当成救星,把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王氏外戚集团的崛起

如果说王莽代汉立新的时代条件是历史积累的结果,那么,他的机遇则是由其姑母王政君入宫成为汉元帝的皇后而创造的。

image020.jpg 

王政君图

王政君(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2月3日),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人,阳平侯王禁次女,母亲李氏,是汉元帝刘奭皇后,汉成帝刘骜生母。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其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时间61年(公元前49年-公元13年在位),仅次于清朝顺治皇帝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63年),而孝惠章皇后仅有在位时间之长,无最高权力之实,王政君却不仅在位时间长,因儿孙皆为皇帝,手中的权力也非常之大。

公元前49年,汉宣帝驾崩,刘奭即位为帝,是为汉元帝。先封王政君为婕妤,3天之后升她为皇后。王政君生子刘骜,立为太子。

公元前33年,汉元帝驾崩,由刘骜即位为帝,是为汉成帝,尊母亲王政君为皇太后。当时以太后兄长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同母弟王崇为安成侯。后来又同日封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世称“五侯”,王氏权势大盛。

image021.jpg 

王氏集团子弟众多,王莽又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前45年),父王曼,兄王永。王曼是是王政君同父异母的弟弟。在王莽少年时,其父兄先后去世,他跟随叔父们一起生活。王政君怜悯自己的小弟王曼因为早死而没有被封侯,而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等人多次称赞王曼之子王莽,便追封王曼为新都哀侯,以王莽嗣侯位。

image022.jpg 

王莽在影视剧中的形象

王氏家族权倾朝野,先后有9人封侯,5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族中之人多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唯独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而且勤劳好学,师事沛郡陈参学习《论语》。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在儒学的修养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以致他后来代汉的时程中儒生们成为一支重要的拥戴力量;对内王莽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成为当时的道德楷模,声名远播。与此同时,王莽还倾心结交社会上各方面有权势有威望的人物,从中央政府高级官吏到各地有名望的儒生,从德高望重的耆老到青年俊彦,都成为王莽的支持者。“大才可用”,“世之楷模”,他的声誉让人望尘莫及。

公元前22年,24岁的王莽入中枢开始做官。王莽办事认真,对人更加恭敬,对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前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同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后来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当时朝中的许多知名人士都为王莽说好话,汉成帝也认为王莽很贤能。

image023.jpg 

公元前8年,王根病重,举荐王莽代替大司马之位,王莽时年38岁。王莽执政后,克己不倦,招聘贤良,所受赏赐和邑钱都用来款待名士,生活反倒更加俭约。有一次,百官公卿来探望他的母亲,见到王莽的夫人穿着十分简陋,还以为是他家的奴仆。

公元前7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继位。汉哀帝的祖母定陶王傅太后与母亲丁皇后的家族开始得势。汉哀帝与王氏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在汉哀帝的打击下,王氏难免衰落的命运,过了两年,汉哀帝还是尊祖母傅昭仪为帝太太后,生母丁姬为帝太后,王莽则被贬逐新野,王氏势力跌落谷底。

王莽卸职隐居于封地南阳,遂闭门不出,安分谨慎,期间他的二儿子王获杀死家奴,王莽严厉地责罚他,且逼王获自杀,得到世人好评。王莽隐居南阳期间,许多官吏和平民都为王莽被罢免鸣不平,要求他复出,到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汉哀帝念王政君年事已高,才将王莽与平阿侯王仁召还京师,侍奉王政君,但没有恢复其官职。

image024.jpg 

王莽图像

公元前1年六月二十六日夜,荒唐而又短命的汉哀帝无子而亡,时年25岁。王政君闻哀帝死讯,迅速移驾未央宫,立即召王莽入宫,部署王氏子弟控制中枢,从董贤手中夺取兵权。随后董贤自杀,王政君所深恶痛绝的赵飞燕和哀帝傅皇后被逼死,哀帝所拔擢的傅、丁两家外戚集团迅速被王莽铲除。王莽重新成了大司马,立9岁的中山王刘衎为帝,是为汉平帝,王政君依然被尊为太皇太后。

image026.jpg 

王莽二次秉政,旬月之间雷厉风行地收拾了哀帝留下的烂摊子,其气势和威严远超第一次任大司马的境况,朝中人无不以得到王莽的赏识和重用为荣。作为臣子,他的地位已登峰造极,当时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仿佛一只无形的大手,推着王莽坚定不移地迈出了代汉的步伐。

 

符命皇帝代汉立新

平帝只有9岁,王莽代理朝政,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王莽担心汉平帝的外戚卫氏家族会瓜分他的权力,将平帝的母亲卫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国,禁止他们回到京师。王莽长子王宇怕平帝日后会怨恨报复,因此极力反对此事,但王莽不听。王宇与其师吴章商议后,想用制造变异的方法使王莽改变主意,于是命其妻兄吕宽持血酒撒于王莽的住宅大门,然后想以此为异象,劝说王莽将权力交给卫氏。但在实行过程中被发觉,王莽一怒之下,把儿子王宇逮捕入狱后将其毒杀。然后借此机会诬陷诛杀了外戚卫氏一族,牵连治罪地方上反对自己的豪强,逼杀了元帝的妹妹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等朝中政敌。事件中被杀者数以百计,海内震动。

image027.jpg 

王莽为了消除负面影响,又令人把此事宣传为王莽“大义灭亲、奉公忘私”的壮举,甚至写成赞颂文章分发各地,让官吏百姓都能背诵这些文章,然后登记入官府档案,把这些文章当作《孝经》一样来教导世人。

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48岁,立长女王嬿为汉平帝刘衎的皇后(即孝平皇后,后来改封为黄皇室主);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王莽奏请建立明堂、辟雍、灵台等礼仪建筑和市(市场)、常满仓(国家仓库),为学者建造1万套住宅,网罗天下学者和有特殊本领的几千人至长安,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的拥戴。先是48万余民众,以及诸侯、王公、宗室上奏请求加赏于安汉公王莽,再是公卿大臣900人请求为王莽加九锡,于是朝廷赐予王莽象征至高无上礼遇的九锡之命。接着,王莽为了制造太平盛世的景象,先是派“风俗使者”8人到各地考察,回朝后大加赞颂天下太平,彰显王莽宣扬教化之功;其次通过重金引诱的政策,使匈奴等外族遣使来归顺朝贺,王莽遂成为人们心中治国平天下的贤良圣人。

image029.jpg 

西安汉代明堂复原图

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病,王莽以自身祈祷上天代平帝而死。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6年),汉平帝病死,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遂立只有两岁的汉宣帝玄孙刘婴(即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秉承群臣之意,让王莽代理天子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

此时王莽51岁,值公元6年,改元为居摄元年。王莽在朝中的势力如日中天,几乎等同于皇帝,引起了以刘氏宗室为主的反对派的反对。首先是安众侯刘祟发难,居摄元年(公元6年)刘祟率领百余人进攻宛城,连城门也没有攻入就失败了。第二年九月,东郡太守翟义起兵,拥立严乡侯刘信为皇帝,通告各地,长安以西23个县的“盗贼”赵明等也起来造反。王莽十分恐惧,饭也吃不下,日夜抱着孺子婴在宗庙祷告,又模仿《大诰》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自己摄位是临时的,将来一定要将皇位归还孺子婴。同时王莽不断调动大军镇压,攻灭翟义的部队。次年,王莽派王邑平息了叛乱,王莽遂有称帝之心。

image030.jpg 

西汉自武帝以后,大儒董仲舒构筑了一整套“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思想体系,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天有目的的安排。天时刻监视着地上人类的活动并随时对这些活动发出自己的指令,方式就是降下符瑞或者灾异,或者凤凰来仪,或者山崩地震,甚至日食和月食也能联系到执政者的功过。在当时,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一神学目的论被王莽大加利用,成了他得心应手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什么白色的鸡呀,新冒出来一口井呀,忽然出现了刻有文字的石牛呀,五花八门都成了暗示摄皇帝王莽应该做真皇帝的上天符命。

image031.jpg 

献符命的人,皆得丰厚赏赐。当然,也有正直之士对王莽的这套骗术不买账,比如咱们中华史家里的班稚,这位班彪的父亲班固的爷爷,既不奉符瑞,也不献歌谣,以沉默来表示抗议。王莽视之为眼中钉,因为班稚的姐姐班婕妤是王政君的儿媳,婆媳关系不错,王莽还不敢明目张胆地打击班稚。但是,更多的人对王莽曲尽阿谀,大肆奉承。有个哀章的人,看到符瑞是王莽早晚要做真皇帝的工具,来了一次政治大冒险,自己偷偷做了两检铜匮,一检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一检写着“赤帝行玺传予皇帝金策书”,假托汉高祖刘邦之言要把皇帝传位给王莽,并且列了11个人,其中有8个是王莽手下现有大臣,另外两个是随便胡编的王兴和王盛,还有一个就是哀章本人,这11个人都是刘邦“说”的辅佐王莽的大臣。

image032.jpg 

王莽看到“上天降下来”的这两枚“符瑞”,“郑重其事”来到刘邦的高帝庙,进行朝拜,之后又戴上皇冠去拜王政君元后,向她报告符瑞的情况,表明自己应天命要做皇帝。最后王莽来到未央宫前殿,在党徒们发疯般的欢呼中登上龙座,宣布了即天子位的诏书。

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长安为常安,规定“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十二月一日为岁首元旦,54岁的王莽在这一天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典礼。

image033.jpg 

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王莽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摄皇帝至真皇帝共计8年,中国历朝除了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开和平夺权之例。

不废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就靠着上天降下来的种种“符命”,王莽成功代汉立新,成立新朝,当上皇帝。

 

王莽新政坎坷不平

王莽之所以顺利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造成富豪、土地所有者及知识阶层对改朝换代的向往。王莽全权当政的平帝时期,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安宁,昏庸的哀帝当国的混乱之后,王莽当政及取得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就是对他一直口诛笔伐的班固,在《汉书•王莽传》中也对他这一时期的活动进行了低调的赞美:

“孝平之世,政自莽出,褒善显功,以自尊威。观其文辞,方外百蛮,亡思不服,休征嘉应,颂声并作。”

王莽当政前,只有今文经学中的太学博士可以为官,他当政后,把古文经也立为官学,(《尚书》,《诗经》、《春秋》、《易》、《礼》等五经为西汉政府的官学,太学中立有五经十四博士,作为对五经进行传授和解释的权威人士,学者们对五经等先秦经典的注释、整理,就成为当时的经学。经学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种。秦朝统一后的文字写成的经书,称今文经。秦统一之前的六国文字写成的经书,称古文经。)今古文经并重,大量增加博士子弟子员的名额,使太学生突破10000人。广建辟雍,学舍,征召“异能之士”,通过这些办法,为大小知识分子提供了更多做官从政的机会。

initpintu_副本x.jpg 

image038.jpg 

太学讲经图

王莽从公元前8年任大将军大司马,到公元9年代汉立新,历时17年,由一个38岁的风华壮年成为55岁饱经风霜的老者,终于登顶,但是,他真的一览众山小的时候,却又深切地感受到高处不胜寒!

image039.jpg 

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认为天下要恢复到孔子所宣称的“礼崩乐坏”前的礼治时代,才可能实现政通人和。因此王莽当上皇帝后,企图通过复古西周时代的周礼制度来达到他治国安天下的理念,于是仿照周朝的制度开始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主要内容包括:

1、更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黎民百姓都分得了土地。

2、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

3、实行“五均六管”制,即在国都常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 五均赊贷及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山泽等。

4、改革币制。

5、改革中央机构,加强相权、兵权;重新划分郡县,更改地名。

6、改革少数民族名称、首领称号。

始建国次年(公元10年),王莽接受表弟王舜的建议,集天下贤能之士皆来常安,开始编汇《汉语典》、《医典》、《婚丧典》、《文学典》等重要典籍。地凤元年春三月乃成。

image040.jpg  

initpintu_副本 .jpg

王莽货币

王莽的政策看起来很好,将天下田改名“王田”,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均不得买卖,但是这其实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因为自由买卖乃是土地运行规律,将土地固定化其实难以实袘;奴婢也和王田一样,不仅没停止交易,反而转入黑市,更加兴旺。王莽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但由于这些政策只求名目复古,很多都是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而且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在遭到激烈反对后,又企图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使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违反法令而受重罪处罚者不计其数,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人们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项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豪强地主将王莽看成“逆子”,广大百姓把王莽看作“灾星”,连一度拥立他的阶层也开始怀疑和反对,终于导致天下各豪强和平民的不满。

image044.jpg 

王莽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境外政权也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政策。他将原本臣服于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又收回并损毁“匈奴单于玺”,改授予“新匈奴单于玺”;甚至将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高句丽改名“下句丽”;各族因此拒绝臣服新朝。王莽又主动挑起了无谓的争端,轻率动用武力,不仅导致边境冲突,还使数十万军队长期陷于边疆,无法脱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边境战乱不绝。

image046.jpg 

在王莽的新政下,每天都有众多的人因触犯王田奴婢、五均六管,币制改革等法令而被罚做官奴。他们被押解着成群结队地蹒跚于道中,成为当时中国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王莽把一切装扮得像“受命于天”,新朝建立以后,他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异想天开全面恢复西周通行的奴隶分封制,在全国划出数以千计大大小小的封邑,把土地和人口分给他授予的人,结果,按他的算法,全国根本没有那么多土地和人口,全成了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那些获封者实际上没有得到一寸土地。

image048.jpg 

作为一名复古狂和改革狂,王莽每年不出台一些改革措施就心里不舒服,一项改革制度的效果还未显现出来,就忙不迭地进行新的改革,仅郡县改名一项,有的地方频繁改名,以致官史和百姓都记不住自己所在地方的名字,下诏书的时候,往往新旧地名一起标注,多达五六个,如此颠来倒去,除了增加无谓的麻烦,没有一点实际用处。

王莽兴师动众讨伐匈奴和周边少数民族,大兴土木,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甚至造成成千上万的百姓死于非命。征句町时,王莽发吏民20万,因军粮前后不相及,士卒饥疫,3年中死者数万人。人祸加上天灾,使土地荒芜,物价腾涨,米价由汉文帝时的每石数十钱涨至2千钱。

到王莽末年,米价更达到了每斛价值黄金1斤。天灾人祸迫使百姓流落他乡,人自相食的惨状史不绝书。面对这种现象,王莽无计可施,竟然异想天开,派人教流落关中的饥民“煮草木为酪”。这种悲惨的生活,终于逼得国人把武器的批叛提上历史日程。

 

最怪诞的一个皇帝

image050.jpg 

由于王莽把自己扮成是“天命所归”的皇帝,他把祥瑞和灾异都拿来为我所用,王莽以为,只要他对祥瑞和灾异随时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他就可以扭转任何危局。

王莽登上帝位成为皇帝,为向全国人民宣扬他是上天任命,做了42篇符命,由12将组成一个庞大的宣讲团,分赴全国各地。宣讲团人员的样子稀奇古怪:乘坐的是象征天的乾文车,驾车的是象征地的坤六马,每人身着怪气的服装,背上插着鷩鸟(山鸡)毛,每1将都置前后左右中5帅作为保镖,各帅的衣冠车服驾马,都与他们所代表的方位相适应。将持节,称“太一之使”,帅持幢,称“五帝之使”。

image051.jpg 

公元16年,长平馆崩坍,堵塞泾水,折而向北流淌,巨子们欢呼“土填水”,代表中原的新朝将打败北方的匈奴。

公元17年,各地农民起义,王莽想出一个厌胜的法术——铸威斗。用五色药石及铜化合,铸造了一个象征权力的威斗,此斗长2尺5寸,状如北斗,每当他外出,必有一个司命负着威斗行走在前。在宫中,也必须有一个司命秉威斗站立一旁,威斗随时间转动,王莽的座位也随之转动,始终处于斗柄的位置上。

image052.jpg 

image053.jpg

公元19年,王莽又出花样,颁布新历法,命太史令推算出36000年的历纪,决定每6年改元一次,说更定历法便可以使“群盗消解”。这样的“历法灭群盗”,朝野上下无不掩口而笑。

公元22年,霸桥失火被烧光,王莽思索一番,认为是吉兆,代表新室长存。

王莽好说大话,空话,并且只有自己说大话空话假话的权力,用于欺骗,假如别人利用符命和大话来对付他,便招杀身之祸。

王莽整天疑神疑鬼,又想登仙,命令工匠造了一个九重的华盖,高8丈1尺,奇形怪状,装上4个看不见的轮子,用6匹马拉着,周围有身着黄色衣帽的力士300人簇拥着这个怪物,华盖上边载着几个人,不停击鼓,驾车的驭手则发疯般地高呼:“登仙!登仙!”只要王莽外出,就让这辆登仙车开道。

王莽的政权危机一天比一天严重,公元22年,王莽宣布所有的改革一律作废,从公元9年宣布改革到22年作废,历时13年。

公元23年,绿林起义军拥立刘玄为更始皇帝,建立了第一个与新朝王莽对立的政权。王莽做出从容镇定的样子,染黑须发娶杜陵史家女儿为皇后表示自己富于春秋。

image054.jpg 

这年秋天,一批又一批地方实力派竖起反叛的旗帜,王莽听从属下崔发的建议,“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宜呼嗟告天以求救。”于是率领群臣来到长安南郊,设坛向天大哭。为壮大哭天的声势,王莽下令诸生和百姓每天早晨和晚上两次聚在南郊,一起仰天大哭。凡在哭天中表现得极度悲戚,至诚,并能诵读王莽告天策文的人,都被任命为郞官。几天之内,因哭的符合标准得到郞官的,就达5000人之多。在绿林起义军即将攻入长安城时,王莽命令这5000多人马上投入到保卫京师的战斗中。

image055.jpg 

可怜这一批做官心切的青年知识分子,以如此奇特的途径得到一个官职,却要被王莽送上战场成为新朝的殉葬品,多么可悲!哭天是一场闹剧,中国自古以来有革命成功入仕,官位世袭入仕,举孝廉入仕,读书科举入仕,在王莽的新朝,破天荒地产生了哭天入仕的荒唐行径,真可以说是空前而绝后了!

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奇异怪诞的皇帝,马上就要迎来末日。

 

功过是非不一而足

image056.jpg 

王莽岭风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东南部的古郊乡境内,因西汉王莽赶刘秀到此地安营扎寨而得名

长安南郊的哭声无论多么浩大多么感人,茫茫苍天却始终没有半点“感动”,没有向王莽展示怜悯之情。公元23年十月一日,起义军攻破了长安城东北的宣平门,接着占领全部官府邸第。二日,王莽的皇宫也被放火焚烧,王莽32岁的女儿,原汉平帝的皇后,说了一句“何面目以见汉家”,随即跳火自焚而死。

这时的王莽身穿青透赤的衣服,佩戴玺韨,手握虞帝匕首,犹如一只发疯的野兽,随时准备和人拼命。天文郎捧着占时刻的栻站在他身旁,不断报告时刻进度。随着威斗转动,王莽按时刻方向端坐在斗柄上。面对漫天烈焰和义军战士的喊杀声,王莽大号:“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他还没有忘记自己是上天降下来的神物呢。

十月三日早晨,王莽被群臣簇拥逃到渐台,一个池水环抱的小岛,进行最后挣扎。王莽的怀里仍抱着符命和威斗,独自一人跑到一间小房子里,被一个叫杜吴的人冲进来杀死。起义军校尉公宾割下王莽的头,王莽的尸体被义军砍斫净尽。

image057.jpg 

十月六日,王莽的头颅被送到更始皇帝刘玄那里,刘玄下令将之悬在宛市(今河南南阳)的城门上,老百姓潮水般涌到宛市,争相一睹王莽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人攀上城门,把王莽的头扔到街上,人们咬牙切齿,提起王莽的头颅掷击,还有人把王莽的舌头切下来生吃了,因为这个舌头不知演说过多少“符命”。

image058.jpg 

新朝灭亡,自公元8年建立,至公元23年灭亡,曾幻想自己的王朝会存在36000年的王莽新朝,历时1世16年而终。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如何评价王莽的新朝和他本人,各种观点褒贬不一,使王莽成为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他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

image059.jpg 

大学者胡适高度评价王莽

胡适认为他是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同情“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翦伯赞认为“王莽不失为中国史上最有胆识的最聪明的一位政治家。王莽改制要将当时矛盾百出的社会经济制度加以改良。”

image060.jpg 

王莽岭风景区

也有一些人对王莽的评价持谨慎态度。范文澜说:“王莽是企图解决问题的一人”。胡寄窗认为“王莽既不是一味模仿前人的抄袭者,也不是一个想把历史拉向后退的复古者,他绝不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也不是什么改良主义者,王莽只是一个对经济问题具有一定观察力的封建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萧立岩说:“王莽在中国历史并不是一个很坏的皇帝。”

从另一角度看,王莽是书生式政治家。王莽登位后推行之新政,大抵都是为了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如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都是不停回复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可是古今风俗不同,环境各异,源于古制的新法,未必一切都合时合宜。而这些新政都违反了历史规律,所以推行失败,属于历史必然。以这个角度看,王莽是一个事事复古,脱离现实的政治家,正如史家钱穆所言:“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种书生的政治。”

image062.jpg 

看来,各专家对王莽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如何,王莽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极具个人特色的独一人,改革家也好,复古狂也罢,他所做的一切都成为他本人的标识,他就是新朝一帝王莽,王莽就是中国新朝一帝。